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乡土小说论》:一部崭新的地方乡土小说史

周琳琳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3-03-23

文丨周琳琳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四川文学无疑处于重要的地位,对其影响与价值的研究在历年来学界的笔耕不辍之下,不断地精进与深化,而《四川乡土小说论》的出版,彰显着一部新的专论对于地域文学研究所作出的努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向荣先生的《四川乡土小说论》近期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这是一部地方文学的研究专著,基于作者对四川乡土文学多年的研究积累,以论史结合的论述方式对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的四川乡土小说进行了划分与评定,挖掘并探讨了几个学界或“忽视”或“遗忘”的问题。作者依循着“以论为主,兼顾于史”的研究路径,结合了宏观性的专题论述与微观的作家作品精读、细读与重读的方式,对于“四川乡土小说”这一论题进行了多视角的评述与讨论。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综论以多维度视角为整部专论提供理论视野;下篇作家作品论以当代为主,精选李劼人、克非、周克芹、李一清、贺享雍、阿来、罗伟章七位作家作为四川乡土小说创作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代表,对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评述与论证。

对于四川文学史来说,四川乡土小说毋庸置疑是一座壮丽的文学高峰。乡土小说的发生发展与壮大繁荣无不与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乡土四川”是四川新文学史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在这个场域之中,四川乡土小说绽放出了其独有的魅力和价值。在导论里,作者总领全书,对“乡土四川”的经济文化属性以及“乡土小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基于学界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结合对四川乡土小说史的对比参照,对四川各时期出现的乡土小说作家进行了历史定位,对四川乡土小说的历史流变也进行了学术梳理。由是作者以史学论述的视角来厘清了四川乡土小说史的四个历史阶段,将其划分为发轫期、发展期、徘徊期与繁盛期,并把20世纪30至40年代和新时期四十年的创作阶段作为四川乡土小说史上的两个“高潮”,《死水微澜》《南行记》《淘金记》和《尘埃落定》这四部公认的经典作品便产生于这两个时期。作者认为四川乡土小说文本和地方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四川近现当代社会所暗含的“隐形的乡村文学史”在自20世纪20年代到当下四川作家们的写作中以文学话语的形式被讲述出来,浸润和展现着作家深厚的人文情怀与作品浓郁的地方色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

该书有几个瞩目的论点,是四川乡土小说研究的新结论,也为地方文学研究领域开拓了新的视野。

首先,作者考证并阐释了曾被忽略的四川乡土小说发轫期,即20世纪20年代。多年以来,四川乡土小说的研究多集中于20世纪30至40年代大放异彩的李劼人、沙汀和艾芜等作家作品上,而忽视了四川乡土小说发生的源头。作者通过对史实的勾陈和作品的分析考证,指出正是浅草-沉钟社的林如稷、陈炜谟等川藉作家发表了四川乡土小说史上最早的一批乡土文学作品。这些作家深受鲁迅文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上也接受了鲁迅的指导,实践着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样的乡土文学传统与美学范式是与中国新文学史一脉相承的。在作者扎实与缜密的考证与分析下,四川乡土小说史的发端往前推移至1920年、即林如稷在北京《晨报》上发表的四川第一篇现代乡土小说《伊的母亲》之时。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始终浸透着四川乡土小说的根系,因而在此种背景之下,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作者深挖史料,力图还原“历史现场”,看到了四川历史上“兵灾”与“匪祸”在四川现代乡土小说里的投影,发现了其中的军阀叙事与袍哥叙事。四川作家的创作反映了本地“乡间的死生”,军阀与袍哥土匪的作乱影响着作家的文学想象,四川这样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背景也孕育了作家的文学世界。在深重的民间灾难叙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经验,小说中出现的烟草、鸦片、军阀、袍哥和盐井等元素构成了四川现代乡土文学的“地方性知识”。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视角,不仅采用了上述的传统社会历史批评、文本细读等方法,还采用了文学人类学、新历史主义等理论方法,将四川乡土小说中独具一格的女性形象放置在现代性话语体系之中,探查四川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叙事;并把四川少数民族作家的乡土创作纳入了阅读和研究的视野,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四川康巴作家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这样一种纵观全局的多维度视野里,四川乡土小说的发生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脉络,从而为整部专著奠定了一种“以论为主,兼顾于史”的基调,作者以大量的文学史实和作品为铺垫,在纵向研究的路径之中,力图查漏补缺、推陈出新,也为下篇所选择的作家作品专论提供了内在合理的研究逻辑。该书对作家作品的研究思路是择取四川乡土小说各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尤以几位当代作家为主,尽可能以多维度的视角来构成更为全面的研究图景,彰显出作家的特质与作品的风貌,串联起四川乡土小说的发展脉络与历史轨迹。

作者还强调指出,《死水微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创性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李劼人作为“被低估的乡土文学大师”,其在乡土文学和白话小说创作上的先驱作用值得更多的关注与考量。作者结合大量史实与作品考证,认为李劼人的经典小说《死水微澜》开创了长篇乡土历史小说的叙事范式。《死水微澜》在思想观念和叙事形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历史小说,而形成了以普通人为主人公的历史观和以批判现实主义方法建构的现代历史小说的叙事范型,同时,《死水微澜》还是一部地道的描写四川乡土人情的小说,在此意义上,作者认为这是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历史小说和乡土小说融为一体的长篇乡土历史小说,此种文体范式不仅是中国现代长篇乡土历史小说类型新的开创,也为此后中国乡土小说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在中国乡土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李劼人“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总而言之,《四川乡土小说论》是一部以论史结合的论述方式,以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在宏观思路与微观描摹的结合下著述的四川一百年乡土小说史的文学批评专论。该书坚持以扎实的考究与开放的分析来构建对四川乡土小说的研究,扩展了对四川地域文学评述研究的视野与方法。该书没有采用单一的研究模式,而是力图从各个角度来反观文学作品,领异标新的尝试也打开了视野,积累了证据,彰显了四川新文学史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作者也在这样的论述中,更进一步地将四川乡土小说这个四川新文学史上的卓越成就进行了深入而有力的研究与证实,为四川地域文学的发展与四川本土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


·     ·     ·
作者简介:

向荣,四川省社科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曾任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研究。专著有《消费社会与当代小说的文化变奏:1990后的中国小说批评》等。主编《新世纪成都文学丛书》《文学成都》《四川文学通史·当代卷》等图书十多种。曾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文艺评论一等奖及第一届、第五届、第八届四川省文学奖等多项奖励。主持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扫码进入微店购买


《尘埃落定》背后真实的藏地,阿来唯一一部非虚构历史作品 

成都文学代言人、新文学历史小说的“开山祖师”李劼人代表作

新时代背景下,一座城市成长的年轮


排版:李亚辉
初审:蔡曦 
终审:周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